
今天我們要征服的這條徒步線路可以說是非常的有特色了,蘇州大小山峰100余座,而我們今天要走的這條線路幾乎涵蓋了前十的山峰,我們將會從靈巖山出發,相信靈巖山這個地方應該大家都不陌生了吧,蘇州很多徒步的都是以靈巖山作為起點的,像是經典的靈白,靈天,靈樹都是從靈巖山出發的。我們今天依然會以靈巖山作為我們本次徒步的起點,依次翻越大焦山,雞籠山,鴨烏嶺,白馬澗,觀音山,華山路,鹿山,花山,天池山,五峰山,五峰山道院,再次經過大焦山,回到靈巖山,完成一個大的環線。全程大概22公里左右,總耗時在7小時左右,讓我們邊走邊說,一起領略這十座各具特色的山峰吧。
首先我們來到靈巖山景區大門口,經過簡單的熱身以后就要準備出發了,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靈巖山這個地方,靈巖山景區位于“秀絕冠江南”的靈巖山麓。景區內樓臺亭榭依山勢而建,九曲長廊因地形而走,清池涓流,岸曲水回,是吳中著名的旅游勝地。沿著山路慢慢往上,不一會,就來到了“靈巖寺”,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吃碗齋面哦,靈巖寺出來以后往前走一點距離,走上左手邊的小路,我們繞到靈巖山的后山,這個時候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大焦山。
這是我們過了靈巖山達到的第一個山頭,大焦山海拔200米,也是整個蘇州第十高山,位于蘇州吳中區,是很多以靈巖山為起點的徒步線路的必經之路。大焦山因采石成崖,其崖壁如削,高度20多米,是非常理想的巖降場地。之前籍籍無名,如今是一些驢友比較喜歡攀爬的山,只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哦。下山的基本也是一路的沙石,大家一定要調成好自己的腳步,降低重心,可以將身體測過來走。前后距離不宜過近。
下了大焦山,遠遠的我們就可以看見有個山頭奇石密布,山頭還有高出來的巨大巖石,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翻越的山——雞籠山。上頂巨石,其下虛空,酷似雞籠,因此得名,然又稱雞爪山,其位于天平山主峰南900米處,海拔53.6米,山上所有的巖石全部都是大自然的杰作,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。
我們在雞籠山頂欣賞周圍美麗的風景,順便簡單的休息下,接下來我們就要沿著崎嶇的山路走向下一個目的地,白馬澗。白馬澗生態園位于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西部,是蘇州西部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,占地7平方公里,是整個高新區的一塊原生態“綠肺”。離市中心16公里,區域位置優越、交通便捷、經濟發達,由國內著名的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,高標準、高起點、和諧統一,內分六個功能區(四個自然風景區和兩個大眾休閑區)。規劃定位為蘇州城區內的自然生態型休閑度假區,突出生態園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特點。白馬澗里面風景優美,有很多可玩性,要是有時間我們可以在里面好好的玩上一玩,但是我們接下來還有任務,簡單用餐休息以后就得繼續出發。
白馬澗出來以后走過一段平坦的公路,一頭扎進旁邊的山路,準備一鼓作氣翻上眼前這座山頭。觀音山,原名支硎山,蘇州城西二十五里。相傳晉代名僧支遁云游時見此處有石室林泉之勝,就隱居于此修行?!秴堑赜洝酚浿Ф菰诖松降玫篮蟆俺税遵R升云而去”。山上原有支遁石室,馬跡石和放鶴亭等名勝。梁天監年間,支硎山東麓建報恩寺,數白年間迭有興廢。五代吳越國時在廢寺基建觀音院,從此成為吳中著名佛家勝地,,民間也就慢慢地把支硎山稱為觀音山。
下了觀音山,遠遠的看見一座高高的山頭,這個就是我們即將翻越的下一座山峰,鹿山。但是我們現在沒有辦法直接到達,我們必須沿著華山路走很長一段路才能到達上山的小路,漸漸的鹿山的上山小路出現在我們的面前,鹿山位于虎丘區滸墅關、楓橋和吳中區藏書三鎮(街道)交界處,山之東屬楓橋街道建新村,山西南屬藏書鎮篁村,西北屬滸墅關鎮新民村。鹿山的路還是比較難走的,上山枝繁葉茂,很多低的地方我們需要彎下身子才能通過,這對我們的體能再一次提出了要求。
下了鹿山,再次簡單休息以后,我們就準備挑戰下一座山啦,花山的路相對于鹿山會好走很多,都是那種青石路,不像鹿山的土路。兩邊的樹葉可以為我們遮擋一部分的太陽?;ㄉ?,又名華山,淵源的歷史可追湖至東晉時代。碎石古道邊不時有千年來歷代文人騷客的筆墨丹青,雜草叢生處元代的接迎大佛正向你笑臉致意,更有翠巖古剎飽經風霜而今香火依舊。從東晉的泉并到宋代的摩崖;從元代的大佛到明代的塔林;從清代的御碑到民間的詩筒,無一不透露出其誘人的歷史底蘊。
“姑蘇名山無多少,唯有天池形勢好。四面山光施彩色,松柏常被白云繞?!扒宕娙?/span>王玨的一首七言絕句,是對天池山的最好的演繹。天池山蘇州西南藏書鎮境內的天池山,與姑蘇名山天平、靈巖脈相連, 是浙江天自山的余脈。因半山坳中有天池,故而得名。景區以山林、石景、泉水而著稱,山明水秀,環境清曲,這里有水底煙云,半山中的天池清澈見底、 藍天白云、怪石嶙峋、林木蔥郁,皆倒映水中,浮影若現,美不勝收。這里還有奇峰秀石:巍然兀立,狀似含苞的蓮花峰;形象逼真,妙趣橫生的金蟾峰;峰嵐缺口,奇石林立的天門嶁,讓人目不暇接。
下了天池山,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五峰山啦,五峰山位于蘇州市西南郊,地處吳中區木瀆鎮藏書,山有五峰,故名。北東走向,主峰五峰山,海拔101米;次峰仙人山位于主峰東北1.0公里,海拔120.1米;次峰銀頂山位于主峰西北0.7公里,海拔113.5米;次峰大山頭位于主峰西南0.9公里,海拔108.5米。山體由砂頁巖和花崗巖構成,為蘇州花崗巖西界。
上了五峰山以后遠遠的我們可以看見一座黃色的建筑,很多小伙伴首先會覺得這是一座寺廟,其實不然,這是一座道院,名為五峰山道院。五峰山道院,香火頗盛。五峰山,實際上就是靈巖山向南的延伸部分,我們有時習慣統稱靈巖山,實際上各個山頭各有名稱,如五龍山,如五峰山。如果我們從靈巖山上的小路一路向藏書善人橋走,就能感受到了。五峰山已經近藏書鎮。下了這個道院其實我們也就差不多回到我們上午經過的大焦山啦,也預示著咱們今天的徒步活動接近尾聲。
回到靈巖山,也就宣告了我們今天的徒步活動圓滿結束,雖然在過去一天的時間里,我們翻過了最起碼十座山頭,走了將近22公里,但是在伙伴們的臉上全完看不到一點疲倦的痕跡,而是達成目標,戰勝自我的那種喜悅,我想平時我們根本沒有機會在一天的時間里連續走這么多路,翻這么多座山。本身我們愿意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,出來徒步,就已經非常難得了,所有人能一口氣完成這條線路就更難得了,我們應該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這群可愛的人。
上一篇:靈天:靈巖山——天池山
下一篇: 虞山雄鷹征服之旅
蘇公網安備 32050602010717號
版權所有:蘇州行知拓展運動服務有限公司